在潍坊科技学院的文化基因里,“五风一体”育人体系如同五条交织的脉络,共同构筑起独具特色的育人生态。这所扎根齐鲁大地的高校,用四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将党风引领下的校风、师风、教风、学风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制度沉淀为文化,让教育回归“培根铸魂”的本质。2025年5月ESI中国高校排名出炉,潍坊科技学院进入ESI排名前1%榜单。
当2025届考研录取人数突破千人的捷报传来,考研上线%;录取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022人,较去年增长29.4%。其中127人被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这份成绩单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学子们的奋斗足迹,更是学校多年来以党风正校风、带师风、促教风、育学风,持续改革创新,优化治理体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厚植育人土壤的成果积淀。
漫步潍科校园,“让认真成为品质”的校风已内化为潍科师生共同的精神图腾。从教师教案的精益求精到实验室数据的严谨推敲,从图书馆深夜的灯火到竞赛团队的协同攻坚,都是这份“认真”的线名同学全员“上岸”,园艺2班考研录取率超80%,这些在校园里口口相传的“学霸现象”,更是这份精神底色绽放的繁花。
潍坊科技学院始终秉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将学生考研作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和推动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系统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考研育人体系。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各二级学院充分的发挥学科特色与育人优势,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精准服务,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考研指导格局。
其中,贾思勰农学院以50.49%的考研录取率连续八年稳居高位,建筑工程学院录取率达41.5%,计算机学院101人、经济管理学院105人成功上岸……这些亮眼成绩的取得,正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生动体现。各个学院通过学业导师制、考研导师团、复试工作专班等特色举措,从职业规划、备考指导到心理疏导、复试调剂,全链条护航学子升学之路,充分彰显了学校“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育人智慧。
2025年贾思勰农学院312人参加研究生考试,161人成功“上岸”,考研录取率达50.49%。
农学院将考研作为人才培养重要抓手,构建教学支撑、管理服务、实验技能赋能的育人机制。
依托“扬帆起航”辅导员工作室,分阶段开展指导:阶梯式学业支持:低年级通过职业探索、学科竞赛、科研讲座夯实基础;高年级结合院校数据、研究方向等定制择校方案。
精准信息服务:建立考研信息资源库,推送招生政策、调剂资讯;开设心理疏导讲座,缓解备考焦虑。
建立多维度考研帮扶体系:自2011年实施学业导师制,由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组成团队,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指导+课题参与”模式,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创新项目,提升科研素养,强化复试竞争力。
经管学院2名同学圆梦985院校,12名同学上岸211院校,4名同学被“双一流”高校录取,刘美祺同学考取了424分的高分。
学院格外的重视考研工作,建立院领导统筹、全员协同机制。坚持“党建+考研”协同育人,通过党组织引领、师生联动提升考研质量,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工作落实。
咨询与规划服务:设立考研咨询室,由专家团队提供择校、备考等一对一指导;举办学业规划讲座,邀请校内外教师讲解升学策略。
建筑工程学院2025届考研工作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逆袭”成绩单的背后,是“95后”辅导员闵晓妍扎根育人一线、用两年时间交出的高分答卷。从“职场新人”到学生口中的“研途灯塔”,她以专业与情怀,助力专升本学子实现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跨越式成长。
在考研备考期间,她将“走近学生”作为首要工作,践行“宿舍微谈心”工作法。每天傍晚她总会准时出现在学生宿舍楼,雷打不动地开展“两进两谈”行动——进寝室门、进书桌前,谈复习进度、谈心理健康状态。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学生堆满资料的桌面上悄然发生着变化:咖啡罐从堆积成山到慢慢地减少,复习笔记从密密麻麻到重点勾画鲜明,那些曾被焦虑揉皱的演算纸,最终铺展成通往理想院校的地图;那些在深夜反复推敲的知识点,终化作录取通知书上熠熠生辉的专业名称。
外国语学院53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各大高校录取,一志愿“上岸”率明显提高。作为一名辅导员,谭文蓉老师始终以“陪伴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全心投入学生考研辅导工作。用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专业指导是最有力的支持。
她坚持“个性化关怀+全程化跟进”,在学生备考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倾注耐心与智慧,用细致入微的行动助力学生追逐梦想。
面对择校迷茫,她结合学科特点和历年数据,帮助学生理性分析目标;她主动深入图书馆和宿舍,为留校备考的学生送去关心和鼓励;她化身“实战教练”,逐字修改自荐邮件,模拟面试,通过情景演练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她熬夜搜集院校信息,为学生争取更多机会。她始终相信“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贾思勰农学院305人参加研究生考试,154人成功“上岸”,考研录取率达50.49%,连续8年超过50%!自2011年起,李建永便投身农学院考研指导工作,2012年学校第一届园艺本科毕业生25人参加考研,录取21人,2013年考研成绩再创佳绩,52人参加考研,录取48人,其中两个宿舍12名女生全部考研成功!凭着对考研指导工作的热爱,李建永老师在2018年成立“扬帆起航”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员工作室,在思想引领、专业引导、职业规划、考研深造等育人环节,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指导。
工作室成立以来,在李建永的带领下先后召开考研指导讲座100多场,18000多人次聆听报告,指导农学院1111名学生圆梦考研,其中400多名毕业生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高校。2013年-2025年先后有26个宿舍学生全部考取硕士研究生,被媒体誉为“山东省最牛考研宿舍”;2022年指导2018级园艺1班、园艺2班、食品班、设施农业班等五个班级考研率超过80%,被中国青年网、人民网等媒体誉为“考研学霸班”。
考研从来不是孤独的跋涉,当志同道合的伙伴结成“奋斗共同体”,书山题海便有了破浪的桨帆。在潍坊科技学院,从计算机学院“六边形战士宿舍”五人集体登科,到农学院“最牛考研宿舍”全员上岸,无数考研搭子用群策群力的智慧、彼此支撑的温暖,将竞争化为共赢,让坚持淬炼成星光——他们证明:并肩作战的青春,终会等来满园芬芳。
在众多捷报中,计算机学院617宿舍的故事尤为动人——六人寝室中五人考研成功,分别被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其中林沁同学以400分高分考入东北电力大学。这个被同学们称为“六边形战士宿舍”的集体,用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奋斗者联盟”的精神内核。
“他们不约而同每日6:30集体晨读、23:00前熄灯、考研拉练模考互评。床头贴着‘倒计时牌’,书架上摆着共享的专业课笔记,桌子上都贴着英语高频词汇表。”辅导员说:“他们宿舍一直是拧成一股绳,有思想和想法都是开诚布公地交流讨论,将集体智慧发挥到最大化。”李文迪同学曾这样说过:“我们宿舍里从来都不是竞争关系,一定是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应当团结起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让大家一起上岸。”这种“既竞争又共生”的生态,让他们的备考效率极大提升。
他们晚上在图书馆学习完回宿舍之后,还会进行日常提问,基本上就是课本上的知识点,检查背诵,补充复习的遗漏点。在复试面试模拟时,互相提问专业问题,进行英语提问模拟,效果很好,对复试有很大的帮助。
宿舍其实最重要的是学习氛围,考研是很单调乏味的,难免会有懈怠、不想学的时候,这时候舍友的鼓励与督促就很重要。宿舍里有一两个比较积极的,带动着大家及时达成目标,好好利用学习时间,从始至终保持向上的状态,虽然目标院校相同,但没内部竞争,也没有各种猜疑和矛盾。而是把竞争化为共赢,互相支持鼓励,一起上岸。
他们五双手,在书页间丈量知识的厚度;五颗心,在挫折与坚持中愈发滚烫;五条路,最终都通向了理想的彼岸。
厚植育人沃土,终见硕果盈枝。在学校“以生为本、分类培养”的育人理念指引下,各二级学院精准施策、协同发力,通过构建全程化指导体系、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助力一批批学子在考研征程中披荆斩棘、圆梦名校。
作为潍坊科技学院的优势特色学院,贾思勰农学院始终立足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产业沃土,将服务区域发展与人才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学院依托寿光蔬菜产业优势,构建起“产教融合、研用一体”的特色教育模式,不仅以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前沿产业课题吸引莘莘学子报考,更通过沉浸式的教学场景与科研项目,持续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考研热情。学院近七年考研录取率稳定保持在50%以上,部分班级突破80%,大批优秀学子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高质量的人才教育培训成果,是学院深耕地方、精育人才的有力证明,也让学院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的教育标杆。
我是2021级园艺1班的马吉祥,在今年考研中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的成绩成功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师从张献龙院士。
我选择华中农业大学除了其强大的实力、优越的地理,更重要的是考研初期辅导员李建永老师和导师李晓莉老师的推荐与引领。
2024年3月底,我返回学校开启考研备考模式,并将学习资料搬至图书馆,在浓厚且安静的学习氛围中结识了一群考研小伙伴,我们相互激励、鼓舞。备考初期,我尽早完成专业课学习,每天留出半天时间用于英语和政治学习,注重夯实英语基础。我要感谢潍坊科技学院为我提供了一个更上一层楼的跳板,感谢大美农学院,感谢所有任课老师,是他们帮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感谢周围的同学和407宿舍的舍友们,我们相互鼓励,并肩战斗,还要感谢默默支持、鼓励我的父母。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被学校较高的考研率和优良的学风所吸引,毅然选择了这里。入学后,我深切感受到学校学风建设之成效,这种良好学风成为我坚实的后盾。每当我想要松懈时,看到身边同学的努力,便又振作精神。学校还为咱们提供了丰富的考研资源和贴心的指导,让我们在迷茫时能找到方向。
如今成功“上岸”,我深知这一切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学校的高考研率并非偶然,是优良学风日积月累的成果。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养成了自律、坚持的品质。
很高兴在潍坊科技学院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下结束了我的考研生活。在备考期间,农学院对每个专业课都设置了专业的老师讲解,排了专门的课表,让考研学习有效进行图书馆所有的志愿者也为考研学子保驾护航,百日誓师的动员会也鼓舞着每一个人。我的导师王亚丽老师也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跟我谈话,一直支持我让我往前走,我由衷感谢考研路上不断鼓励我的老师和同学。
杨述超,化工与环境学院21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录取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工程专业考研感悟:
真正的成长,始于直面孤独的勇气,成于脚踏实地的耕耘。考研之路,虽长且艰,却也满载收获。从潍坊科技学院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跨越,370分的背后,不过是把一本本专业书翻烂、把一次次自我怀疑咽下,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持里,等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束光。考研上岸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人生会一切顺利,但是当我们在未来再次遇到困难挑战的时候,我们会无数次想起那个奋战的日日夜夜以及自己向命运发出的疯狂反击,从而让我们再一次有勇气直面困难,努力克服。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记者杨帅报道近日,2025年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会暨非公有制企业促消费稳增长活动启动会议发布了山东省“万企兴万村”首批优秀案例,...[详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郭蕊实习生杨楠通讯员曹胜囡近日,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详细]
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来临之际,5月8日上午,2025年山东省暨聊城市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活动在聊城市东昌湖南岸举办。本次活动由山东省...[详细]
早报5月8日讯作为2025年青岛市办实事项目,近日青岛TOD一号工程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空间项目迎来枢纽停车及涉高铁区域全部整体的结构封顶。根...[详细]
山东省气象台于5月8日06时00分继续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受气旋影响,预计8日白天,渤海、渤海海峡和黄海中部南风5~6级增强到6~7级阵风8...[详细]
架起天幕穹影、撑开帐篷小屋、铺展折叠桌椅……伴着气温节节回升,露营的黄金时节翩然而至。同时,轻量化帐篷、便携式露营桌椅等户外用品持...[详细]
山海携手谱新篇 泉海相融启新程 济南历下区与威海经开区共绘文旅协同发展蓝图
2025年5月8日,济南历下区与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泉城济南共同举办文旅交流推介会,以“山海对话”为纽带,深化两地资源互补、客源互送与产...[详细]
海报新闻记者黄晓荣济南报道今年6月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6月16日为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山东省政府日前印发《2025年“安全生产月”...[详细]
2025年5月8日下午,青岛市5G工厂建设推进会在青岛联通大厦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5G赋能智造新质引领未来”。会议由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详细]
可疑类贷款上升,信披“乌龙”频现!烟台银行加大计提以覆盖潜在风险,近两年累计被罚款超300万元
4月30日,烟台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2024年,烟台银行净利润微增0.3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8.06亿元。此外,烟台银行信息公开披露错误频现...[详细]
问政山东 数十个村庄燃气管道建而未用 枣庄市:前期建设违规导致 将成立专班协调处理
问政山东 铁路遗产变城市“伤疤” 废弃铁路改造为何“卡壳”?枣庄市:合理规划评估 拿出可行方案
《超级语文课》巅峰收官:卡夫卡甲虫叩问人性,五强名师多维破题“最难一课”
林武在聊城调研时强调 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慢慢地加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滕州市凯润润城小区被曝“玻璃缩水” 住建部门介入调查 开发商更换方案仍遭业主质疑
...